水泥工坊和时表工坊已经挂上了官营的牌子,但是玻璃工坊留了下来。如果说时表的利润有些令人眼馋的话,其实玻璃具有更大的盈利前景。
大宋军方在了解了单筒望远镜的神奇后,一次性就向茅氏工坊订购五百具单筒望远镜,对于定价三十贯的单筒望远镜,五百具不算多,但是后续的订单应该会接踵而至。
而水银玻璃镜很快就能小批量推出,这将是一宗极有吸金前景的生意,玻璃镜比起铜镜来简直是云泥之别,这无疑会是高雄特区经济下一个增长点。
目前的玻璃工坊由康德培管理,康德培的才能并不突出,但胜在有学识基础,办事中规中矩,而且经过一番培训,已经能够按照茅庚的要求记账了。如此下去,康德培有望成为茅庚手下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人员。
按照茅庚的计划,发展工业除了逐步开办一批制造业,就是打造一个强有力的研发团队,这个研发团队有茅庚这个穿越者领衔,可谓得天独厚。只要持之以恒地培养,一定会有一些拔尖的人才冒出来,那时候,也许就不用茅庚事必躬亲了。
茅庚很自觉地将特区定位为地局级,因而研发团队便顺理成章得名“技术处”,而别的部门,也纷纷取名为“xx处”。
不久之后,茅庚的技术处会推出怀表,官营的时表工坊若是有兴趣,可以优先购买怀表的技术。
本着核算的原则,哪怕是隶属茅庚的企业,也一样要掏钱购买技术处的技术。如此一来,技术处才能健康地发展。
玻璃穹顶问题解决之后,茅庚还是忙得不可开交,茅庚不仅要大力发展工业,开垦的事也不能放下不管。
一时间千头万绪,让茅庚穷于应付,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透支身体,透支的结果,就是疲劳,越来越疲劳,最后终于病倒了。
好在这时候,从临安来的铃儿一行到了。
(出差了两天,影响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