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摊的老板手艺很好,三下五除二的将那台自行车拆开后,上油紧车闸,除锈补轮胎,一套流程下来后,老板还帮孙骈把车子擦干净,重新组装过后,一台五、六成新的女式自行车就出现了。
孙骈骑着自行车围着修车摊位转了好几圈,觉得车子轻快又顺溜,车闸也非常好用,她非常满意的付了钱,将自行车骑回宿舍楼下,锁好之后才上楼。
从此之后孙骈每次周末到外交学院那边去上课,都愿意提前走,一是早走路上人少车也少,骑着顺当再就是吃了一周的食堂,她就想每周趁着这个时间早点出来,寻个干净的早点摊换换口味。
本来只是一时之想,就连孙骈自己都没有想到,她的这个想法,会给自己在京城找到新的爱好。
外交学院在向西走,没多远就能来到玉渊潭公园,以前孙骈和侯建军下课的时候也曾到这边来玩过,孙骈对这边的印象就是景色很好,游客也蛮多的。
但是她从来都不知道,早上八点之前的玉渊潭公园门口,居然还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早市。
那一天孙骈实在是起的太早,不愿意在学校里面待着的她干脆骑着自行车往外交学院的方向走,一边走一边绕着圈子寻找自己想吃的东西。
后来想吃的东西没发现,倒是被她发现了玉渊潭早市,更让她惊奇的是这边什么东西都用,而摊位上摆放最多的,居然是各种各样的古董和老东西。
这简直就是古老版的潘家园市场呀!!!
孙骈看着那满地的古董,亮眼放光,如同掉进米缸的小白鼠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把二十八章
孙骈本身并不懂什么古董鉴赏,但是她有一个天生优势, 就是自小是在古董当中长起来的。
田家老太太家底丰厚, 即便是动荡年代不敢把东西拿到明面上来, 但私底下总会给喜爱的外孙女展示一下自己的嫁妆,唐朝的瓷盘宋朝的碗, 明清的书画民国的首饰。
所以孙骈自小就是玩着、看着、摸着古董长大的,有些东西她不用懂,只用看和摸就可以了。
所以孙骈在玉渊潭古董地摊上逛的如鱼得水,这边官窑瓷器满大街都是,民国大家的书画直接挂出来摆着,不上宋朝的都只叫物件称不上老家伙, 这在后世简直不敢想象。
而最让孙骈不敢置信的是这边东西的价格, 虽然大小年份价格不等, 但基本都在几块、十几块、几十块之间, 过百的东西基本没有,简直就是天堂。
这种在后世看来不敢置信的价格, 在现在却是实实在在,因为这年月家家都不富裕,每个月工资差不多都是可丁可卯的花用,有人口多的人家,月底还得借个三、五块钱把日子过了,月初发工资在还给人家,这种情况下家家基本上都没用闲钱,谁还有心思去买那些不能吃不能用只能摆着看的古董。
需求少价格自然就不会太高, 这就直接乐疯了过来淘宝的孙骈。
因为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的专业知识,所以孙骈淘宝的时候严格遵守着三个原则,第一就是眼缘。
首先那个东西得能让她一眼看中,这样不管是对是错,至少这件东西是她喜欢的,千金难买心头好,只要自己喜欢就不算亏。
第二就是价格,孙骈将自己的心理价位严格定在二十块之下,二十以下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那就买,二十块以上了,感觉不对就放下,除非特别喜欢,感觉又对,她才会考虑给出二十块以上的价格。
第三就是她刚才说过的感觉了,这个太虚幻没办法用语言来形容,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总喝真的茅台酒,那么当他喝到假酒的时候,一口就能尝出来味道不对。
孙骈现在就有这种感觉,虽然不是所有,但有的东西她上手之后就会觉得别扭,左看右看怎么看都不舒服,你让她说东西哪里不对,她是说不出来的,但这种东西她就绝对不会买。
本着这三个原则,孙骈在玉渊潭的地摊上混的兴高采烈,时间一长有些包袱斋的老板们都认识她了,遇到可能是她喜欢的东西,还会专门给她留一下。
有看她小姑娘一个,又懂事又谦虚,空闲的时候还乐意教她一些粗浅的东西,这让孙骈受益匪浅。
现在孙骈可不仅是周末的早上才会过来,基本上每周二和周四,她上午课都少,趁着这个时间,赶早她是一定会过来的。
逛地摊包袱斋的后果就是孙骈存折上的存款数字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而她学校柜子里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却在慢慢增多,寝室内的其它室友都很奇怪,班长这是怎么了?为什么突然开始收集那些没用的老物件了?
别人理不理解没关系,孙骈她自己乐在其中就行,而且她发现,买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