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副主席都是男学生,年龄也比苏青玉要大几岁,原本也是参加过工作的。
看到苏青玉的计划书,他们只觉得输的不冤。
他们之前想的是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到最好,而苏青玉则是主动添加了很多职责进来了。如果不是用了心,并且敢于尝试的人,不会这么干。因为一旦干不好,也很容易出错。
副主席高前进道,“我们倒是没什么意见,就是这个勤工俭学部门怎么做?这从字面上来说,是要发工资吧。”
苏青玉道,“没错,我们学校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靠着领取学校的补贴生活的,我认为可以为他们争取一些工作的机会。”
“其他人互相看了看,“这个怎么争取啊,学校好像有勤工俭学点。会不会有冲突?”
“学校工作机会太少了,这种工作需求量大。当然,为了学生们不影响学习,我们到时候也会甄选工作的形式的。这个部门我前期会负责引导的,大家不要担心。”
“财务部……咱学生会有钱?”
苏青玉道,“外联部去拉了钱回来了,就能有钱了。”
其他人有些担心,“能弄到钱吗?”
“能的,咱首都这么多单位呢,咱到时候给他们搞宣传之类的,你们队现在市场情况不了解单位竞争其实很激烈的。所以他们也很需要增加效益的机会。咱们虽然是学生,可我们用处很大。比如我们可以组织文学部的同志,为他们写软文,夸赞他们服装的优点,参加重要场合的时候,穿他们服装厂的衣服,使用文具之类的,在学生之间进行一个宣传……我们京大好歹也有些名气,在全国大学中也有些影响力的。你们想想,他们拿出少量的钱来,却能得到很大的效益,谁会舍不得?”
“……”
所有人听的眼光发亮。
竟然还能这么赚钱。
能参加学生会的,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了,他们听苏青玉这番话可不止是当做学校的事儿听的,还能衍生到其他方面。
苏青玉说的这些思路,给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苏青玉道,“当然,我们是学生,可不是做生意的,所以我们这不是交易,而是拉赞助。他们支持我们搞活动,我们也回报他们。一个投桃,一个报李。”
听到这话,其他人顿时都笑了起来。
咱学生会做事儿,那也要做的好听点,咱可不是资本家。
高前进道,“这么说来,这部门还是很有用啊。真要是能弄到钱,那我们以后举办活动经费就足了。”
苏青玉道,“对以后咱要钱的地方很多。这个部门很有必要。”
其他人都举手赞成。至于其他部门就更没意见了。等拉了钱回来之后,得有财务部门管账。学术部门按着苏主席的介绍,就是高一些学术方面的交流活动,这也是很重要的。
事儿办好之后,大家都在申请书上签字。
周一上完课,苏青玉就把申请书送给负责管理学生会的老师了。
一连等了两天,老师也没回复。
苏青玉琢磨着再等一天,再去找老师问情况。
不过这两天,她没等到申请通过,倒是陆续的收到了几封信。有朱琳的,也有李芳两口子的,还有其他一些知青的,都是苏家屯考出来的学生们。
苏青玉一封一封的认真看完了,都是因为看到她那篇文章,有感而发的写的。
大家都说让她放心,从苏家屯出来的他们,都已经参与过国家建设,虽然只是干的一份普通的工作,但是看着苏家屯从无到有的过程,让他们有很深刻的感悟。
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祖国,眼看着国家发展越来越好的,这种感觉肯定会更美好。
所以他们以后都是准备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而且念了大学之后,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了。也早就有了自己的目标。
特别是李芳两口子,他们两今年也考上大学了,在张宇的老家念的大学,孩子有张宇妈妈带着。
李芳在信中提到,她和张宇都决定了,以后还是准备继续当老师,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
在苏家屯的经历让他们也发现,一个地方的教育真的很重要。苏家屯以前全都是文盲,思想也很陈旧,和他们这些知青根本没有办法交流,经常有矛盾。但是有了学校之后,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所改变了,这让他们两口子觉得,国家的教育事业很重要,越落后,也要发展教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穷的状态。
看着这些信里的内容,苏青玉擦了擦有些发热的眼睛。
最后看的是朱琳的信。
“姐,我太感动了,我也保证留在国内工作,虽然我也出不去,但是这不妨碍我表示我的决心。姐,你知道吗,我和我们同学说起你是我姐,是我领导,她们可羡慕了,只是有点疑惑,为什么我和你一点都不像,说我看着没多大本事……”
苏青玉笑了。
“我也就是考试的时候考的不那么优秀,可我都及格了啊,我可没挂科。这些人可真是过分。最过分的就是张明,你知道吗,他看完报纸之后,竟然特地辗转的打了电话到学校找到我,说他以后肯定不会出国的,肯定会留在国内的,然后让我以后一定要出国。说我如果去给外国人当老师,一定会给他们拖后腿,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给我国发展争取有利时间。”
苏青玉:“……”这张明以后是注孤身了。
没那意思